面對AI法規實施元年挑戰 法律系張麗卿講座教授代表臺灣學界參與美臺研討會
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與實踐大學法律學系講座教授張麗卿(圖中,螢幕上遠端參與者)強調,臺灣在借鑒歐盟與美國經驗的同時,也逐步建立適合本土產業生態的法律與倫理框架。(圖/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提供)
面對AI法規實施元年的關鍵挑戰,如何強化供應鏈安全與韌性重要課題。由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攜手史丹佛大學台灣科學及科技中心與國際智庫舉辦2025年首場美臺研討會,聚焦AI法規與全球供應鏈戰略合作。
這場研討會由史丹佛大學台灣科學及科技中心、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印太地區台灣計畫」、Morrison & Foerster LLP律師事務所共同主辦。於4月7日加州時間(臺灣時間4月8日),在矽谷帕羅奧圖登場,並開放全球線上參與,整場活動線上線下超過300人參與。
代表臺灣學界的張麗卿,身兼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與實踐大學法律學系講座教授,她強調,臺灣在借鑒歐盟與美國經驗的同時,也逐步建立適合本土產業生態的法律與倫理框架。
新聞連結:
面對AI法規實施元年挑戰 法律系張麗卿講座教授代表臺灣學界參與美臺研討會
瀏覽數: